再这样错下去, 中产崩塌无法避免

昨天吃饭跟朋友聊到房子的事儿,他说:“前几年高位买的房子只要不卖,那就不算亏。” 这话听着耳熟不? 跟老胡炒股那一套差不多。 道理不是没道理,但前提是你得挺得住这波下行周期,问题是—— 这波寒冬要熬多久? 没人能说得准。 还是那句话,管理好自己的预期,守好现金流,确保能熬到下一轮行情回来。 尤其是这两年买房的人,都是主动加杠杆的,首付15%,杠杆直接干到85%; 如果是第二套,那杠杆就更高了; 这些人到底能不能扛得住,真得打个问号,毕竟过去这些年是有不少前车之鉴的。 房价能不能涨回去? 其实他...


昨天吃饭跟朋友聊到房子的事儿,他说:“前几年高位买的房子只要不卖,那就不算亏。”

这话听着耳熟不?

跟老胡炒股那一套差不多。

道理不是没道理,但前提是你得挺得住这波下行周期,问题是——

这波寒冬要熬多久?

没人能说得准。

还是那句话,管理好自己的预期,守好现金流,确保能熬到下一轮行情回来。

尤其是这两年买房的人,都是主动加杠杆的,首付15%,杠杆直接干到85%;

如果是第二套,那杠杆就更高了;

这些人到底能不能扛得住,真得打个问号,毕竟过去这些年是有不少前车之鉴的。

房价能不能涨回去?

其实他们对楼市的态度一直是“稳”,意思就是别继续往下跌了,先稳住,并不是说把房价拉一拉。

就像股市那样,哪怕成交量重新拉回万亿,指数也不见得动弹。

钱包想鼓起来太难了。

去年9月那波新政之后,部分核心城市是有过一波上涨,现在基本又跌回去了。

从上个月开始就在等政策投喂,各种利好小作文不断刷屏,择机也提了不下四五次,原以为4月份降息肯定没跑了,结果还是落空了。

其实前几天的文章就预测过一波,方方面面的数据都太明显了,好的没话说,房价上涨的城市还在增多,社融也是增长的......

感觉就是看菜下饭,市场还没到最差的时候。

就像去年9月一样,等情绪最差、大家最灰心的时候,再给一颗糖,这招挺好使的,市场一下子拨云见日。

让我想起了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说过的一句话,“政策在于98%的讲话和 2%的行动”。

政策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引导预期,产生杠杆效应。

这套“预期管理”被我们玩得明明白白,时不时打打鸡血,也很有效果。

从现在释放的一些信号看;

接下来房地产肯定会有动作。

会不会比上一轮更猛?

老猫觉得期望值不要太高了。

回头看看这两年,救市最核心就两点——

一是房价别再跌,二是成交量拉一拉,到这任务基本就算完成了。

如果你是这两年想买房的,不管是中产换房还是刚需上车,千万别太看重房价的涨跌,想短期就赚钱的,劝你别凑这个热闹了。

房价少亏、保本、少赚也要看城市,也要看板块;

但想一下子涨30%、把前两年跌回来的部分拉回来?基本不可能。

看看现在的大环境,咱们三驾马车——

出口受阻;

投资放缓,

消费也是一般般

虽然3月全国社零增长5.9%,近一年来首次破5,但比起2020年前10%左右的增速,还是疲软。

比如北京,3月的数据就不太乐观:

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8亿,同比竟然下滑了9.9%。

商品零售跌了10.6%,餐饮跌了3%;

通讯器材类更是暴跌38.2%,这波国补基本没起啥作用。

内在的问题,外部的冲击,这种局面短期内是很难改善的,所以很被动。

前几年,总有人说“一鲸落,万物生”。

但现实是:房地产被打下去之后,情况反而更糟了。

房价跌了,大家手上资产缩水,消费欲望也跟着降。

不过,话说回来,希望总是有的。

谁知道呢,没准4月底的大会,又来个意想不到的大转折,拭目以待吧。



相关资讯